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wwwesanxiacom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手机访问
  •  找回密码
     立即注册
    云上宜AI 首页 宜昌生意经 查看内容

    三峡坝区“六维部署”全面落地 打造长江经济带安全发展示范区 ...

    2025-4-10 21:40| 发布者: ottoshen| 查看: 44| 评论: 0

    摘要: 三峡日报讯(记者 陈思远)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安全发展再添里程碑。7月20日,三峡坝区“六维安全发展体系”建设方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,标志着长江经济带首个以“安全+”为核心的跨领域综合示范区进入实施阶 ...

    三峡日报讯(记者 陈思远)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安全发展再添里程碑。7月20日,三峡坝区“六维安全发展体系”建设方案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,标志着长江经济带首个以“安全+”为核心的跨领域综合示范区进入实施阶段。该方案围绕“安全筑基、生态固本、产业焕新、智慧赋能、民生提质、区域协同”六大维度,计划投资超500亿元,构建全域安全风险防控网与绿色增长极,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“三峡范式”。


    安全筑基:全域风险防控网“一屏统管”

    针对三峡工程运行安全与库区地质灾害防治,坝区启动“天-地-水”立体监测工程:

    • 北斗+5G监测网:新建132处地质灾害智能感知点,实时捕捉毫米级地表位移,预警响应时间缩至30秒内;
    • 防洪韧性升级:投资85亿元实施库区26条支流疏浚工程,建成后防洪标准从“百年一遇”提升至“两百年一遇”;
    • 应急体系重构:在秭归、夷陵等移民重点区布局8个智能物资储备库,配备无人配送车、水上救援机器人等装备,灾害救援效率提升60%。
      “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。”三峡集团安全总监陆明表示,通过三维地质建模与AI仿真推演,坝区已实现滑坡、涌浪等17类风险场景的“数字孪生预演”。

    生态固本:库区“碳汇银行”激活绿水青山

    生态修复与价值转化同步推进:

    • 消落带治理2.0:在巫山、巴东等区域试点“乔木—灌草—微生物”立体修复模式,治理面积达1800公顷,水土流失量下降75%;
    • 长江鱼类“生态保险”:中华鲟人工繁育基地扩容至5万平方米,配套建设声学追踪系统,放流幼鱼存活率提升至40%;
    • 碳汇交易破冰: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发“三峡碳普惠平台”,将森林、湿地固碳量转化为可交易资产,预计年交易额超10亿元。
      中国环科院专家李峰指出:“三峡碳汇机制让‘生态包袱’变‘绿色财富’,开创了大型工程区生态补偿新模式。”

    产业焕新:零碳产业园“链动”千亿集群

    聚焦“双碳”目标,坝区构建“风光水储氢”一体化能源体系:

    • 绿电升级:投资120亿元建设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基地,装机容量达3GW,年发电量可替代标煤200万吨;
    • 循环经济闭环:兴山磷矿尾矿渣综合利用项目投产,年消纳废渣500万吨,产出绿色建材覆盖库区80%基建需求;
    • 智能制造突围:三宁化工建成国内首条电子级磷酸智能生产线,产品纯度达99.999%,打破国外技术垄断。
      宜昌市发改委数据显示,坝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已从2020年的28%跃升至45%。

    智慧赋能:数字孪生平台“智理”千里库岸

    “长江大脑”中枢系统升级至3.0版本:

    • 全要素感知:整合气象、水文、地质等150类数据,每秒处理信息超2亿条,预判库区滑坡风险准确率达92%;
    • 智能巡检革命:投用50台水下机器人、120架无人机开展自动巡检,发现并处置隐患效率提升3倍;
    • 应急推演沙盘:模拟极端天气下百万人口疏散路径,生成最优方案仅需5分钟。
      “从‘人防’到‘智防’,三峡正重新定义大型工程安全管理标准。”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伟评价。

    民生提质:15万移民端稳“生态饭碗”

    安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:

    • 安居工程2.0:改造移民安置房1.2万套,加装电梯、光伏屋顶等设施,户均年省电费2000元;
    • 绿色就业扩容:培训生态护林员、环保技术员等“新职人”超3万,带动移民人均年增收4.8万元;
    • 文旅融合激活:屈原故里、三峡大坝等景区串联成线,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破千万,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0%。

    区域协同:三省九市共织“安全共同体”

    打破行政壁垒,构建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:

    • 应急资源池共享:鄂渝川三地共建防汛物资联合调度中心,储备能力提升40%;
    • 生态补偿联动:试点“水质对赌”协议,跨界断面水质达标,下游补偿上游,首年兑付资金超2亿元;
    • 产业协作深化:联合荆州、恩施打造“清洁能源走廊”,年输送绿电50亿度,减排二氧化碳420万吨。

    专家视角
    “六维部署不是简单的‘安全+’,而是系统性的发展范式变革。”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建议,将三峡模式向乌东德、白鹤滩等重大工程区推广,形成长江全流域安全发展生态圈。据悉,2024年下半年,三峡坝区将举办全球大型工程安全发展论坛,向世界输出“中国方案”。


    路过

    雷人

    握手

    鲜花

    鸡蛋

    相关阅读

    最新评论

    抖音官方号

    官方微信

    官方公众号

    官方微信

    手机APP下载

    官方微信

   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云上宜网.湖北软盟信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( 鄂ICP备2025104345号 )

    © 2009-2025www.Esanxia.com云上宜网 技术支持:软盟

    云上宜网|宜昌人的数字生活门户。聚焦本地热点,传承三峡文化,提供生活资讯、商业信息及智慧服务,让宜昌更智慧,让三峡触手可及!

    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不作商业用途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来电来函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!

    商务合作QQ:928283588 软文合作QQ:928283588 投稿邮箱:esanxiacom@qq.com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