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官方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wwwesanxiacom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手机访问
  •  找回密码
     立即注册
    云上宜AI 首页 新闻资讯 查看内容

    宜昌锚定2025:长江经济带新引擎的崛起密码

    2025-4-27 20:51| 发布者: ottoshen| 查看: 53| 评论: 0

    摘要: 宜昌锚定2025:长江经济带新引擎的崛起密码:2025年,宜昌将深入实施“双碳引领、枢纽赋能、强产兴城”三大发展战略。“双碳引领”旨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,实现可持续发展;“枢纽赋能”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交 ...
     

    宜昌锚定2025:长江经济带新引擎的崛起密码

    一、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

    1.经济发展现状与突破

    2023年,宜昌经济发展成绩斐然,经济总量成功突破5756亿元,全国排名大幅跃升,位居第49位。从结构性指标来看,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,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支撑力;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发力,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;消费市场繁荣活跃,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    在产业升级方面,宜昌成效显著。传统产业加速转型,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,宜昌的产业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升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  2.2025年总体战略布局

    2025年,宜昌将深入实施“双碳引领、枢纽赋能、强产兴城”三大发展战略。“双碳引领”旨在推动经济绿色转型,实现可持续发展;“枢纽赋能”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交通枢纽地位;“强产兴城”则聚焦产业发展,以产业带动城市建设。

    同时,宜昌还将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,开展“重大项目建设年”和“营商环境提升年”活动。通过这些举措,宜昌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,激发市场活力。

    在经济增长目标上,宜昌计划保持GDP的稳定增速,并努力在全国50强中实现进位,为宜昌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  3.核心量化指标体系

    2025年,宜昌设定了一系列核心量化指标。新开工亿元项目将达到800个,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;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,提升产业创新能力;算力规模超10000P,助力数字经济发展。

    此外,交通投资将达到400亿,加快水公铁空综合交通建设;清洁能源占比也将进一步提高,推动能源结构优化。

    指标

    2025年目标

    新开工亿元项目数量

    800个

  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

    突破2000家

    算力规模

    10000P

    交通投资

    400亿

    清洁能源占比

    待明确提升幅度

    二、重点领域突破路径

    1.消费投资双轮驱动

    宜昌正积极聚焦区域性消费中心建设,探索多元化的消费路径。在新业态培育方面,冰雪经济和银发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。冰雪经济凭借独特的消费体验,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;银发经济则针对老年群体的需求,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。

    在投资领域,宜昌布局了总投资达1.7万亿的重大项目。其中,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6亿元,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,拟建设3条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,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、税收6亿元。此外,还有多个50亿级项目也在稳步推进,为宜昌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   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,宜昌建立了政企协同机制。政府通过出台优惠政策、提供优质服务,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;企业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参与项目建设,实现互利共赢。

    2.产业能级跃升工程

    宜昌的化工产业正经历着“关改搬转”的深刻变革,同时在电子级产品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优化产业布局,化工产业的绿色化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。

    在磷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集群建设方面,宜昌成效显著。以宜化氯碱项目为例,技改前后指标对比明显。技改前,生产效率较低,能耗较高;技改后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能耗显著降低。

    项目

    技改前

    技改后

    生产效率

    较低

    大幅提升

    能耗

    较高

    显著降低

    此外,海格斯、三宁等百亿项目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。海格斯项目产品矩阵丰富,涵盖了多个领域;三宁项目则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  3.综合交通枢纽构建

    宜昌正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,“三桥九路”建设是其中的关键。在建设时序上,枝江长江大桥作为当枝松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,预计今年实现合龙,2026年建成通车。该桥建成后,将极大地改善百里洲上10万余居民的出行条件,结束他们长期依赖轮渡过江的历史。南津关大桥、沙镇溪大桥也在稳步推进基础施工。

    在高铁建设方面,宜昌将形成1 - 2小时都市圈,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。港口吞吐量和多式联运数据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,为宜昌的物流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    立体路网格局示意图展示了宜昌交通的未来发展蓝图,水公铁空综合交通体系将进一步提升宜昌的交通枢纽地位。

    三、重大项目集群支撑

    1.百亿级产业项目矩阵

    宜昌布局的6个百亿产业项目各具独特的技术特征。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尤为瞩目,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,拟建设3条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,其产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、税收6亿元。

    154亿海格斯项目产品矩阵丰富,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。

    项目

    产品领域

    海格斯项目

    多个关键领域(待细化)

    这些项目共同构建了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布局,从原材料供应到电池生产,再到终端应用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,为宜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,推动宜昌在新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。

    2.千亿交通基建图谱

    宜昌的千亿交通基建涵盖11个百亿级交通项目,分布广泛且意义重大。宜涪高铁建成后,将加强宜昌与重庆涪陵等地的联系,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;十宜高速则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高速公路网络,提升了交通便利性。

    “三座长江大桥”建设进度如下:

    桥梁名称

    建设进度

    枝江长江大桥

    预计今年合龙,2026年建成通车

    南津关大桥

    稳步推进基础施工

    沙镇溪大桥

    稳步推进基础施工

    2026年枝江长江大桥建成通车,将带来百里洲交通革命,结束当地居民长期依赖轮渡过江的历史,极大改善出行条件,促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发展。

    3.能源结构革新布局

    宜昌聚焦抽水蓄能电站集群建设,其中秭归抽水蓄能项目装机容量可观,与崇山项目形成互补。秭归项目装机容量较大,能有效调节电力供需平衡。

    在储能技术方面,锌铁液流电池取得技术突破,具有安全性高、寿命长等优点,为大规模储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
    要实现清洁能源占比超80%的目标,一方面要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,提高清洁能源供应能力;另一方面要加强能源管理,优化能源消费结构。

    同时,宜昌还开展了微电网示范工程,通过分布式能源的有效整合和智能控制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为能源结构革新提供实践经验。

    四、创新驱动发展引擎

    1.科创平台能级跃升

    宜昌积极布局科创平台,三峡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成为关键举措。三峡实验室聚焦优势领域,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,为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。全国重点实验室则汇聚了顶尖科研人才,提升了宜昌在全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。

    在实施“四链融合”方面,宜昌加强产业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的深度融合。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,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;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,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;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,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。

    科创学院和中试基地建设也在稳步推进。科创学院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,为企业输送了新鲜血液;中试基地则为科研成果的中试放大提供了平台,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。

    在技术转移转化机制创新方面,宜昌建立了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平台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促进技术的快速转移和转化。通过这些举措,宜昌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    2.企业梯度培育计划

    宜昌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,目标是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。在企业梯度培育方面,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。

    对于龙头企业,通过政策扶持、资源整合等方式,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,开展关键技术攻关,提升核心竞争力,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。对于专精特新企业,注重培育其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,引导其专注于细分领域,打造“单打冠军”。

    在金融支持方面,宜昌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包。通过设立产业基金、风险投资等方式,导入耐心资本,为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。

    资本类型

    导入规模

    产业基金

    待明确

    风险投资

    待明确

    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,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,为宜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。

    五、绿色发展与开放融合

    1.双碳战略实施路径

    宜昌在双碳战略实施上,聚焦磷矿资源绿色开发模式。依托当地丰富的磷矿资源,推动磷化工产业向新能源领域转型,如研发磷酸铁锂和电解液添加剂,打造新型绿色产业链,减少传统磷化工生产中的碳排放。

    碳预算管理制度是宜昌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。通过科学测算各行业、企业的碳排放额度,进行精细化管理,促使企业优化生产流程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碳排放。

    在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创新方面,宜昌积极探索。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碳汇交易提供了良好基础。通过建立规范的碳汇计量、监测和交易平台,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。目标是实现年林业碳汇交易规模达百亿元,这不仅能增加森林碳汇储量,还能为企业提供碳减排的市场化途径。

    零碳航运产业布局也是宜昌双碳战略的重要一环。通过推广新能源船舶、优化港口能源结构等措施,逐步实现航运产业的零碳排放,助力宜昌绿色发展。

    2.区域协同发展格局

    宜荆荆都市圈产业分工明确。宜昌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,在化工、新能源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;荆州在农产品加工、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优势;荆门则以石油化工、装备制造等产业为特色。这种产业分工促进了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。

    宜昌作为交通枢纽,枢纽经济辐射效应显著。沿江高铁、呼南高铁等交通干线的建设,加强了宜昌与周边城市的联系,吸引了物流、商贸等产业集聚,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。

    与长三角、成渝的联动成效明显。通过加强产业合作、人才交流等,宜昌在承接产业转移、拓展市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
    在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方面,宜昌深化改革创新,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等业务。通过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、优化通关流程等措施,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。

    口岸经济数据显示,2024年宜昌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.5亿吨,铁水联运体系衔接长江南北,为宜昌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  六、实施保障机制建设

    1.风险防控体系构建

    宜昌构建了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,以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。产业链风险预警机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,通过实时监测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变化、价格波动等情况,及时发现潜在风险,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
    在政府债务防控方面,宜昌加强了债务管理,优化债务结构,严格控制债务规模,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。在生态环保防控方面,加大了环境监管力度,加强了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,推动产业绿色发展。

    金融“白名单”项目成效显著,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。

    项目

    成效数据

    金融“白名单”项目

    待明确

    以发展促安全是宜昌风险防控的重要方法论。通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增强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,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。

    2.民生福祉提升工程

    宜昌聚焦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,致力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。在人才安居方面,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提供人才公寓、购房补贴等,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。购房补贴核销数据显示,已有众多人才受益,有效吸引了人才集聚。

    技能培训政策包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,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。交通改善与就业岗位密切相关,便捷的交通网络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,还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,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。

    宜昌的目标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,让居民在便捷的生活环境中享受发展成果,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,为宜昌居民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

    路过

    雷人

    握手

    鲜花

    鸡蛋

    相关阅读

    最新评论

    抖音官方号

    官方微信

    官方公众号

    官方微信

    手机APP下载

    官方微信

    QQ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云上宜网.湖北软盟信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( 鄂ICP备2025104345号 )

    © 2009-2025www.Esanxia.com云上宜网 技术支持:软盟

    云上宜网|宜昌人的数字生活门户。聚焦本地热点,传承三峡文化,提供生活资讯、商业信息及智慧服务,让宜昌更智慧,让三峡触手可及!

    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不作商业用途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来电来函告知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!

    商务合作QQ:928283588 软文合作QQ:928283588 投稿邮箱:esanxiacom@qq.com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3.5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